土耳其的學者提出的構想,某種程度克服了 GPS 在室內精確度不足的問題,讓手持裝置作為會場導覽的可用性大為提高。也拓展了擴增實境的適用範圍。
2011/05/26
2011/05/24
鑰匙辨識
幾年前在美國時,住過一陣子「社區型宿舍」,大門跟房間的鑰匙長得一樣,讓我常常搞錯。
簡單算一算,一個小社區裡大約有 500 戶,每戶又有 2 - 4 人不等,每人兩附鑰匙,這樣大約就有 1500 - 2500 副,總數 3000 - 5000 支的鑰匙。可以想像當學期初或學期末,大量學生入住或遷出的時刻,辦公室裡手忙腳亂的狀況,比較難想像的是:如果鑰匙跟房號登記錯或是沒登記到,該怎麼整理?
當時管理中心表示:「很簡單,每逢換房客,我們就換新的門鎖,所以不必擔心找不到鑰匙,舊的就丟掉就好」。果然是相當美式的作風。
簡單算一算,一個小社區裡大約有 500 戶,每戶又有 2 - 4 人不等,每人兩附鑰匙,這樣大約就有 1500 - 2500 副,總數 3000 - 5000 支的鑰匙。可以想像當學期初或學期末,大量學生入住或遷出的時刻,辦公室裡手忙腳亂的狀況,比較難想像的是:如果鑰匙跟房號登記錯或是沒登記到,該怎麼整理?
當時管理中心表示:「很簡單,每逢換房客,我們就換新的門鎖,所以不必擔心找不到鑰匙,舊的就丟掉就好」。果然是相當美式的作風。
2011/05/20
E-Science
E-Science,主要概念為結合分散的電腦運算資源、儲存裝置以及其他各類型資訊系統,構成虛擬的整合應用環境。研究人員可突破空間障礙,透過共享的虛擬組織及合作機制,彈性建立各種議題,並解決更大尺度的問題。
這個概念首先由英國的科技部辦公室主任約翰·泰勒(John Taylor)於1999年首次提出,並於2000年11月投入了大量資金啟動了關於這方面的研究。其在包括社會模擬,粒子物理,地球科學和生物信息學等領域有巨大需求。目前,在粒子物理領域目前已經有了發達的e-Science基礎設施,利用分布式計算來分析計算結果和存儲2008年起來自歐洲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數據。(from Wikipedia)
2011/05/15
2011/05/08
[摘譯] 腦機界面(Brain-Computer Interface):用意念來操作
原文:Brain-Computer Interfaces for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(出自 2011年5月的 Communications of ACM)
譯按:前陣子才寫過這篇,最新一期的 Communications of ACM 的主題文章就介紹了 BCI,文章介紹目前的用途主要是重度殘障者可以藉以溝通,但是最近日本人發現了新用途,介紹短片如下:
四月底的展覽裡也有不少人試用:
譯按:前陣子才寫過這篇,最新一期的 Communications of ACM 的主題文章就介紹了 BCI,文章介紹目前的用途主要是重度殘障者可以藉以溝通,但是最近日本人發現了新用途,介紹短片如下:
四月底的展覽裡也有不少人試用:
2011/05/02
[摘譯] 建立在視訊偵測上的手勢控制應用
原文:Vision-Based Hand-Gesture Applications(出自 2011年2月的 Communications of ACM)
在翻譯之前,先看今年 Google 的愚人節笑話,Gmail Motion:
然後,大約在一天之內,南加大的 MxR 實驗室就成功的用 kinnect 實作出這個「笑話」。
然後,我們來看看這篇介紹性的文章,以下是重點式的摘譯。
在翻譯之前,先看今年 Google 的愚人節笑話,Gmail Motion:
然後,大約在一天之內,南加大的 MxR 實驗室就成功的用 kinnect 實作出這個「笑話」。
然後,我們來看看這篇介紹性的文章,以下是重點式的摘譯。
Labels:
tech
訂閱:
文章 (Atom)